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山东启动“十链万企”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
        2023-04-04 10:17:49来源: 大众日报编辑: 郭富莹责编: 赵银平

          精选“合伙人” 十链融万企

          山东启动“十链万企”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

        山东启动“十链万企”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

        资料:付玉婷 制图:巩晓蕾

          山东省“十链万企”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专项行动4月3日在济南启动。以推动“链主”企业与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融通创新、协同发展为目标,今年山东将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,促成企业间达成合作意向1000项以上,覆盖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。

          融链固链是山东在实施“链长制”过程中摸索形成的名片,过去一年,省市县一体化推动实施补链强链项目343个,举办“链主”与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对接活动114场,达成银行授信及供应链金融合作86项,中国银行、北京银行等为89家企业累计提供授信32.92亿元。在全国首场“百场万企”融通创新对接大会上,融链固链“山东模式”走向全国。

          融链固链有效塑强了企业主体,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。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显荣介绍,作为“链主”,企业在融链固链延链过程中推动上下游企业技术互补、打造本地企业生态圈、扩大产值产能,目前在山东已有428家配套企业,仅在青岛就带动11个品类、17家供方扩产投资8.5亿元,拉动年产值近百亿元。

          对优质中小企业来说,融链固链则是发挥细分领域专业配套优势、打通与大企业产品供应和技术研发合作的有效途径。“我们在与链主企业万华化学集团的对接中,一方面达成共同开发新型聚氨酯保冷材料项目合作,另一方面减少了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,有效降低相关成本。”山东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立勇表示。

          瞄准进一步加强上下游配套合作,根据《山东省“十链万企”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2023年行动方案》,今年我省将扶持打造一批强链补链稳链合作示范项目,培育开发一批融链固链公共服务平台,发展提升一批卡位入链优质企业,总结凝练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,全年开展省级重点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20场以上,组织重点产业链省外对接活动5场以上,举办市级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50场以上。

          在此过程中,山东将统筹做好“345”三篇文章:挖掘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链风险节点,梳理大企业配套需求清单、中小企业合作意向清单和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“三张清单”,提升融链固链行动针对性;举办国家、省、市、县“四级”对接活动;用好“五类”对接资源。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,今年山东将进一步强化省域合作交流,组织省内产业链企业对标学习省外示范典型,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和企业间协同配套,深化产业集群内部生产与服务渠道共通互融,引导高校院所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,强化银行信贷、基金投资、担保保险、上市培育、产融合作等协同效应,并推进协会有效开展供需对接、双招双引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活动。(大众日报记者 付玉婷)

      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

        1、“国际在线”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。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,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独家负责“国际在线”网站的市场经营。

        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国际在线”的所有信息内容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。

        3、“国际在线”自有版权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“国际在线专稿”、“国际在线消息”、“国际在线XX消息”“国际在线报道”“国际在线XX报道”等信息内容,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)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。

      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,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不得超范围使用,使用时应注明“来源:国际在线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      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、媒体、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、使用“国际在线”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。否则,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,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(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、诉讼费、差旅费、公证费等)全部由侵权方承担。

        4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国际在线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丰富网络文化,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        5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,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。